第六条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防治扬尘污染。
在工程建设许可方面,依托我局正在建设的智慧审图系统,线上对建设项目方案设计进行审查。对治污水平高、环境管理规范企事业单位建立执法正面清单,并推行视频监控和大数据采集分析、在线监测预警,加强非现场监管,推广非现场执法方式,减少现场执法频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宁: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审批事项清单由62项精简为34项,精简率45%。应邀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有云南日报、昭通日报、昭通广播电视台、昭通新闻网、北纬29度、昭通发布、微昭通、昭通市人民政府网记者、编辑,欢迎你们。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对生态环境违法问题依法依规调查处理,杜绝变向施压、加重处罚等情形,深入整治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一刀切粗暴执法行为。
根据《云南省2022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征求意见稿)》,2022年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都将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规定值为50个工作日的项目类型有7个,低于50个工作日的项目类型有10个,分别为以计划文件代可研的政府投资改造类建设项目(仅限修缮改造、装饰装修)30天、社会投资非划拨用地类小型建设项目43天、社会投资带方案出让土地类建设项目29天、社会投资工业类建设项目45天、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流程35天、无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0天、无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类许可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1天、社会投资小型仓储项目告知承诺制办理15天、以计划文件或编制实施方案代工可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34天、政府投资水运工程建设项目48天。上门服务云南省滇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昭通市长江丝绸有限公司、三峡巧家能源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8个。四、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员工的服务意识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分期、分批业务培训和服务培训,通过解读政策、分析案例、学习先进经验等方法,熟练掌握各类业务办理流程,牢固树立一次就办成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业务能力、树立服务窗口的形象。
为了惠及企业,我们公司研究制定了惠企减费让利措施,例如:对安装费用给予适当的减免,疫情期间尽量缓收水费。下面,我就昭通市供排水有限公司在营商环境大提升工作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减时间,将办理时限由法定3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压缩了66%。(二)在电力供应保障方面。
有序用电方案编制的原则和顺序。然后是要开展联席办,我们将加大政企联动力度,有效地对资源进行整合,把相关的决策关口进一步前移,更快速响应用电需求,将各自为战转变为集群攻坚。
市供电局党委书记杨光彦: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昭通电力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谢谢大家。我们认为在服务机制方面,我们建立了容缺后补的机制,这是我们的一个亮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昭通市供排水公司在用水报装事项的办理过程当中,发现许多用户不知晓用水报装所需要的具体材料是哪些,导致用户为了准备材料,得再跑一次。三是强化保供,全力做好电煤供应保障工作,保障火电机组出力。
(二)危险化学品生产、矿井等停电将导致重大人身伤害或设备严重损坏企业的保安负荷。首先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市能源局副局长高涛。项目红线范围外的用水报装原有流程为4个,即:报装申请→现场勘查→工程施工→签订合同,承诺办结时限为7个工作日。(三)在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方面。
五、推行减费让利等举措,惠及企业我公司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多次会议协商研究惠企减费让利的措施,例如:疫情期间的尽量缓收水费,因为疫情期间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企业在运行当中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都尽量的缓收水费。二是我们按照安全、经济和实用的原则确定高压客户供电方案,优先使用现有公用线路供电,就近就便接入电网,2021年,累计为客户节约用电工程投资6027万元。
编制有序用电方案应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政策。充分利用云南政务服务网以及微信公众号,让企业及用户进行用水在线报装,推进大厅受理与电子审批无缝对接,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使用的效率,真正实现少跑腿、零跑腿。
根据用户的建议和诉求,促进服务工作的改进与提升。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就各自关心的问题提问。建立配套的制度,细化工作措施。一项目一专员,由项目专员全过程协助企业办理用水相关事宜。让群众和企业办电更加的省心。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张正洪:谢谢杨书记。
3.电石、水泥、电解铝、工业硅等高耗能企业用电负荷。为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打造一流的服务,我公司建立了多套服务机制。
所有窗口业务人员定期培训,定期考核。三是建立集中办理制度。
在为客户提供便利方面,除了之前我向大家介绍的互联网服务渠道更宽,网格化服务机制更及时,用电日历和用户画像服务更精准等方面。专职副主任张正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一) 办电更便捷全面推广互联网+供电服务,用户可通过南网在线智慧营业厅(App)等多种互联网渠道实现查、缴、办等35项用电业务网上办,居民用户刷脸办电、企业用户一证办电,基本实现用户办电一次都不跑,2021年,全市互联网业务比例高达99.92%,让群众和企业办电更加方便。线上,许可事项可以直接通过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办理,网上可办率达100%,实现了一网通办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个宿舍10人全员考上研究生的现象是昭通学院教育发展的典型缩影,表面上看它是一次考研奇迹现象,其实背后是昭通学院近几年办学理念、办学观念、办学思路、办学举措、办学改革等多方面综合下,自然而然结出的硕果。据悉,现在引进一个博士,给予60万的安家费,配偶安排到昭通学院工作,还有配套的科研经费,每年科研经费投入搭建科研平台,同时在市里面的关心帮助下,还帮忙解决高质量人才子女的教育问题。
新的高质量人才为昭通学院考研提供了力量,年轻教师对整个考研环境更加了解,给学生们提供第一手资讯,让他们更加清晰了解考研内容,提高求学的兴趣。现在,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已经成为了昭通学院考研成功队伍中的一只主力军,说到这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杨顺强谈起让学生走近学术的方法:导师分配。
整个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从大一进入学校开始就选导师,称为导师制,学生就跟着老师进实验室做科研项目,同时实验室里一、二、三、四年级的都有,四年里通过导师带领培养了浓厚的科研氛围。这种方式对我的帮助很大,以前只是自己会,但是教育是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通过精彩一课打磨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围绕这一方向,我们要解决昭通的需要的问题,昭通产业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的需要,为解决这些需求打造了4张特色牌,其中之一就是高原特色农业……结合昭通高原特色农业,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紧密地跟地区产业结合,每个学期的学生见习就把他们到苹果基地、天麻基地、马铃薯基地,通过导师带领学生参与科研,然后将课程实践再带回到自己生长的土地上。在天气寒冷的时候给每个同学发了暖手宝,考研时候学校还给每一位同学发了一包口罩。
这种来自于大山,回馈于大山的理念深深地扎根在莘莘学子心中。师生一心 共写乌蒙答卷昭通学院2018级毕业生的考研成绩刷新了历史纪录,而在这份成果背后有太多故事,农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全体上岸的两个宿舍学生谈到这些故事时,回忆盎然,图书馆安装的中央空调、校长办公室成为复试考场、教师送考……稳住学,图书馆安装中央空调。其次,特色班有许多实验仪器设备,充分地锻炼了我们的动手研究能力。近年,昭通学院给学子们在基础设施上提供最好的条件,图书馆安了中央空调,昭通天气冷,中央空调可以支持学生礼拜六、礼拜天,包括寒假暑假其实都不用回家,留校学习。
特色班结合昭通三大产业苹果、天麻、马铃薯的优势,在毕业时通过考试还能获得专业技能证书,在学生复试过程中特色班同学的专业实践受到了其他学校老师的认可。4月12日晚,一条信息在昭通学院师生的朋友圈传开——2个宿舍10人考研成功上岸。
在持续人才成长上,昭通学院对教师采用精彩一课的方式,结合昭通学院的教学名师、全国的教学名师、全省的教学名师给新入职的年轻老师示范讲课,利用以优推新,教学名师讲完以后,中年老师给青年的老师讲,青年的老师反过来讲给名师讲,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把握生源 培养学习氛围因材施教,为了适应昭通学院学生特点,培养学习氛围,昭通学院党委书记陈红介绍,昭通学院生源80%来自于农村,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学习基础稍显薄弱,这让他们在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提高上有很大障碍。
读写书改革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昭通冬天天气十分寒冷,在图书馆学习变得十分艰难,学校了解情况之后便在图书馆室内安装了空调,极大的保障了我们的学习环境。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